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就“现代化”一词的本意而言是指使某一事物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当指使农业发展达到最近的国际水平。然而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现代化”的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仅就概念而言,“现代化”所指十分宽泛,它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的外延,空间上也无确定的内涵,所以“现代化”不是严格的科学范畴,也不是什么理论性的概念。
一种较为通行的做法是将“现代化”泛指近代工业经济兴起以来的社会,以之区分传统农业社会,因而“现代化”就成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转变。“农业现代化”也就成了传统以直接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农业向以现代实验科学和工业技术装备的农业的一种转变。然而社会在不断演进,继制造业为主体的大工业社会之后是电子社会并逐步迈向信息社会。因此,无论从哪一种界定来看,“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因它的参照系是国际社会。因此,它同时是一个世界性概念。
说它是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是因为它既指生产力性质的根本转变,又名含生产力由低到高、由量到质演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内容与衡量标准会有所更变;说它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是因为“现代化”有一些共同的内容和客观标准,它不会因社会制度或各国条件的不同而有什么根本区别。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现代化不能孤立地从本国范围来考察,而应将这个国家置于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与技术、经济上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进行比较。只有在技术、经济上超过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时才可算实现了或基本实现了两化。农业的现代化自然也不例外。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会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的现代化不仅是改变农业与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也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也不能脱离现代化工业、交通运输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支援。如果就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而言,农业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
对农业现代化认识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有一些国际认同的标准和内容。但因各国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历史及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步骤与措施会有所区别。例如,仅有农业机械化而言,因天赋资源的差别,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农用机械以大型和超大型的特点;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多以中型农机为特点;日本和我国台湾则以小型农机为特点。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上也有差别,美国起步晚于西欧但最早实现,西欧国家紧随其后,而日本则迟至70年代才实现。但在农用化学品的发展方面,日本和西欧无论在起始时间还是使用数量上相对于美国均遥遥领先。许多事实表明,各国因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进程及技术选择往往不尽相同。完全无视国情而盲目效法,往往事倍功半,欲速不达。
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常常出现错误和偏差。例如,新中国建立后,政府为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明确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然而我们为现代化所设定的目标基本上是对发达国家农业现状的一种经验描述,并未提升到理论高度进行系统思考。因而得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判断。一味在机械拥有量上与发达国家攀比,甚至将这样的“赶超”当群众运动来办。农业机械化被当作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第一重要目标,多次定任务、定计划、定指标。1971年在毛泽东指示的“十年大解决”期限到来后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竟将机械化进展缓慢归因于“在要不要农业机械化和怎样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个阶段、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号召人们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加速农业的机械化。并提出了五年和十年的奋斗目标。1978年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全党动员,决战三年,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奋斗”的口号,要求到1980年全国农、林、牧、渔、副主要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达到70%。农业机械化进程已不再是一种经济需要和经济过程,而演变成了一个行政过程和一种政治需要。这种脱离客观需要的为机械化而机械化的努力最后自然以失败告终。然而这种对农业现代化的片面认识及盲目攀比的后果不仅是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损坏了“农业现代化”在农民群众中的信誉和形象,挫伤了他们从事农业技术改革的积极性。
在美国,因为人们对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判断准确,很早就开始迈向农业机械化。但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仍在不断发展。最初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等同于农业的机械化。后来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化学工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又加上了良种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而且这种模式曾作为“绿色革命”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广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后来发现过分依赖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及长期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有着极大的危险,尤其是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使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认识到,过去那种农业有过于注重技术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一面,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它的生态系统。因此,各种旨在取代常规农业的替代农法纷纷出现,力求寻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虽然直到今天在西方常规农业仍占居主导地位,但越来越多的努力已放在如何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例如,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我们反映的现实情况来看,令人担心的是富裕世界正在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下去,而贫穷世界也力图跟着它们犯同样的错误。能源危机才仅仅开始,并孕育着更大的危机。我们相信,农村世界必须改变农业生产方法,使这种生产少依赖高能耗的投入(化肥、杀虫剂及重型机械设备),而更多地依靠自然平衡——即依赖人类适当管理和可再生投入(如太阳能、水、作物轮作、废物循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国际著名的思想库罗俱乐部1981年在《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的报告中也指出:“经济与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一面创造财富另一方面又大肆破坏自然财富的事业,只能制造出消极的价值或‘被破坏’的价值。”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农业发生了许多变化。7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农业研究机构纷纷建立,如荷兰的“生物农业方法研究委员会”(1970),法国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同盟”(1972),美国的“罗戴尔有机农业研究中心”(1974)和“美国替代农业学会”(1980),等等,这些机构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公众和政府的支持。例如,1988年美国国会拨款390万美元,1989和1990年分别拨款445万美元支持替代农业的研究。虽然这只占美国农业部研究和教育预算的0.5%,但它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预示着未来农业的一种发展方向。
事实上,人们正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农业的现代化。人们的视野不再停留在经济的增长、技术的变化和环境的保护,也进一步延伸到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正方面。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指出:“世界的贫困问题主要是200万个乡村的问题,也就是20亿农村居民的问题”。“在贫穷的国家的城市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农业的现代化还应着眼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农业的现代化不能不考虑这些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
总之,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它在技术上由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到电气化、生物工程化、综合化和信息化;在观念上由原来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到注重经济、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统一。如果仍然将过去工业化的农业等同于农业的现代化,则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尽相同,前进的速度也有差异,但它们都希望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奋斗与成功,预想与结果会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不妨碍人们朝共同的方向努力。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环境。
发达的农业就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目前低产低效的农业建设成高产高效的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
富庶的农村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差距。
良好的环境就是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稳定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人民工作与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农业的现代化应当建立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上适应、社会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广度和深度来改进和协调农业生态、技术与经济这三个系统,使之在和谐中发展,在互动中前进。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
虽然“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现代农业的具体内容总以一定的时间为条件,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还是有显著的区别。
各国学者对传统农业(traditional agriculture)的上线并无一致意见。不少人将近代工业农业以前的农业统称为传统农业。在西方国家尤其如此,他们认为传统农业存在于多种制度形式之中,近代以前的农业在时间上虽然漫长但并无本质区别。在中国一般倾向于将铁器农具出现一直到近代工业农业之前的农业称作传统农业。其特点是铁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石器、骨器,畜力成为重要的生产动力,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措施逐渐成形。现代农业则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与传统农业相比,它更依赖以现代实验科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农业技术体系,而不是单凭世代积累的传统经验。在生产工具上它依靠现代化工业装备完成了由人力、畜力耕作到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操作的转变。
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农业在经济形态上已经完成了由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为特点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的演变。传统农业基本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在传统农业中农产品的商品率,尤其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远低于40%,而在现代农业中则远高于50%;在传统农业中,商业性投入在总投入中的比重一般低于30%,而在现代农业中商业性投入一般高于30%;在传统农业中农业劳动占社会总劳动力的50%以上,而现代农业中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往往低于10%。
区别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一个关键特征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建立的商业性新型投入物的基础之上,而传统农业的投入物大多来自农业基本经营单位的内部。这些新型投入物的特点是必须在农场以外购买,如杂交品种、无机肥料、农用机器等,农场本身无法自己生产。新型投入物应用得越多,相对劳动、土地之外的资本投入也越多,而技术构成的水平越高,每个劳动者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也就越多。因此,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资本的有机构成高。
1910-1960年的50年中,美国农业土地投入在总投入中的比重大体不变,但劳动投入减少了45个百分点,资本投入上升了44个百分点。而受经验形态的影响在传统农业中资本相对于土地与劳动显得不怎么重要。物质和能量多在农场系统内部呈封闭式循环。在现代农业中则呈开放状态,因而农业也就分工细密、生产高度社会化。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与条件
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最大的区别不一定在具体形态的技术方面,而是整个农业发展的环境方面。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不复存在,代之以高度商业化的生产,而高产商业化的生产又必然导致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技术发展既是推动这种变化的力量,也是这种变化的表现。因此,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质上是一种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及后工业社会的转化。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农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均没有超过10%。丹麦、澳大利亚为5%,法国、日本为4%,加拿大为3%,美国和联邦德国仅为2%。但这决不是说,这些国家农业生产率低下。恰恰相反,它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每年有30%以上的农产品必须投入国际市场,1970和1980年美国谷物出口占世界谷物出口总量的50%左右,1982在美国玉米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71%,小麦出口占42%。此外仍有大量库存,常年在1亿吨以上,占世界谷物库存的50%。但尽管这样,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2%,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也只有15%。澳大利亚、丹麦和法国农产品出口分别占总出口的34%、26%和17%,然而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不超过5%。相比之下,中国农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6%(80年代以前通常为40%),而农业人口高达71%(1980年以前为80%以)。农业人口比例甚至高于泰国、埃及和印度。在发达国家中尽管农业生产量很高,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却都没有超过10%。即使是人多地少的日本农业人口也不过8%(目前则为6%)。
以上分析说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与社会经济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R.Bicanic(1972)的研究表明 ,当农业人口呈绝对数增长时农产品市场的扩张极为缓慢,农业只能处在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因农村人口的增加,农场进一步细化,农村劳动力剩余与不充分就业的情形亦不断恶化。但是当农业人口基本稳定并相对下降,农产品市场将有所扩大,商业性农业开始发展;当农业人口无论从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均呈下降的时候,农产品市场将显著扩大。因农业劳动力数量大幅度减少,农场平均规模将不断扩大,人均负耕面积也相应增加,从而改善了农业内部的人地比例关系,为带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农民不再象从前那样追求单位面积的农业产量,而是追求劳动最大产量,这最后一阶段在美国和西欧大多发生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转移。从而使农业中节约劳力技术的发展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美国1949年农业人口已下降到23.2%,1979年又降至2.8%。日本农业人口1950年为62.5%,1988年已下降到6.9%。相比之下中国农村人口1950年为总人口的83.4%,到1979年仍高达84.6%,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1979年为72.5%,至今仍在60%左右,说明中国仍处在经济转型的第一阶段。农业人口及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仍有增无减,严重妨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中国农业及农村的落后,决不仅仅是个农业的问题,而与经济转型的缓慢及人为的城乡分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转型过程中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农业的现代化有赖于经济结构的转变,但这种变化应该是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好的发展条件而不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在传统社会中现代工业没有或尚处于萌芽。欲使现代工业成长农业往往要先进一步。因为工业化初期60%~80%的人口从事农业,至少50%以上的国民收入也直接来自农业,因此,农业有必要也有能力为工业的启动积累资金。西欧产业革命之前即有农业改良运动;美国工业化进程与第一次农业革命并肩而行;日本蚕桑业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功勋产业”,而中国台湾的“米糖农业”为台湾工业化的发展也立下汗马功劳。中国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曾极力推行“机船矿路”的路线,然而中国新工业中唯一发展迅速且最有成绩者是与农业有密切联系的防织工业;这些都说明工业的发展往往以农业的发展为其必要条件。即如费-接尼斯模型(Fei-Ranismodel)所指出的那样: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的剩余产品既为现代工业的起步提供了资金积累,也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农业剩余产品的出现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农业生产的停滞会对工业的扩张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1959-1961年因“大跃进”所导致的我国农业的危机,使得“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不得不从1962年暂时让位于“农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可见,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并不是被动地等待或配合新兴工业,而是在一种互动中相互推进。因有农业支援工业,工业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从而创造更多非农产业部门的就业机会,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
经济转型的意义当然不只是一个日益扩大的农产品市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它也关系到通过结构变化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与自动化离不开工业的装备,农产品的运销有赖于交通运输系统的改善,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和服务则需要多个经济部门的支援。
总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工业与农业发展互为条件,它们应当在一种良性互动中前进。那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的做法,不仅有伤农业,最终也会对工业的进步发展形成制约。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深刻的教训。以前我们只重视农业对经济发展“产品贡献”的能力,而忽视了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而事实上象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业“市场贡献”相对于“产品贡献”意义更为重大。美国机械制造业发展最快的阶段,正是美国第一次农业革命时期,美国农业对机械产品的巨大需求是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我国的工业发展则不是这样,工业化主要依靠内部投资需求的扩张,致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受到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约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影响经济转型和农业发展的其他因素
无论是工业化、电子化、信息化还是农业的现代化,都不是物质、技术或经济的简单量变或重复,而是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深刻的革命。推动这场革命的除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外,教育与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及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都需要借助于科学技术。开发新技术的能力取决于一个国家科技的规模和水平,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水平的全民教育。早在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J.R.沃尔什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到60年代T.W.舒尔茨对此又作了系统的论述。指出: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事实上人的知识和技能等人力投资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较前者为大。因此全面的资本概念应包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是教育资本。它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现代资本积累的重点应逐渐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的积累。实际情形也确是这样。纵观美国、日本等国农业的历史发展,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经济就是重视投资教育与科技。
无论是加速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商品经济、投资科技与教育,还是增进农民的福利,都离不开政府在政策和法令上正确的引导、支持与保护。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二与第三阶段很容易出现农民与非农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因此发达国家大多通过有关政策,遏止城乡差距的扩大,以实现社会公平。历史证明:政府政策完全有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协调好生产关系,但也可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关系进一步恶化。农业现代化进程顺利与否、快慢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因为只有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了,农业生产就有无穷的潜力,而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工业的装备会使新一代农民如虎添翼。
总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决不只是农业部门,应将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各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的规划。